close

創意市集/作品調性太像? 不少攤位的商品似曾相識...
更新日期:2007/06/21 11:58 記者:記者葉正玲/專題報導
如果你跟我一樣很怕「撞衫」,又喜歡講究有個性的創意商品,那麼來到創意市集,絕對可以讓你滿載而歸!雖創意市集的作品琳瑯滿目,但手創工作者認為,因大家的作品調性太像,「搞的好像同班同學一樣」。而記者實地前往創意市集,也發現不少攤位都有一種「似曾相識」的感覺...。

國內創意市集的源頭―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,今年已是第6屆舉辦,雖頂著攝氏34度以上的艷陽,但各攤位仍賣力地叫賣,創作者一邊顧攤,手一邊還閒不下來,仍在做些縫布、畫圖等工作,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,現場氣氛比當天的天氣還「high」!

第一次在創意市集擺攤的阿咧先生說,他去過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創意市集觀摩,發現「自己的作品比他們還好」,所以決定自己出來擺攤。他先前就已詢問過有經驗的朋友,了解可能會發生「看的多、買的少」的情況,因此就老神在在的把最代表性的作品帶去獻寶。但阿咧也坦白說:早就知道要靠這掙得每個月的基本開銷是有點困難的,當作兼職還快樂許多!

阿咧表示,手製品價位較高,台灣的消費者比較沒辦法接受,擺攤頂多一天只能可賺1千多元;如果請工廠大量壓模生產作品,雖可將成本壓低,但又會有庫存危險。

阿咧認為,雖擺攤賺的錢有限,但這次最大的收穫就是與客人和其他攤友的互動,他的作品「哈噗」還賣給了兩位藝專時代的老學長,也有默默的就買下來的可愛小姐。阿咧說:「我最開心的是能面對許多不同領域的人純聊天,比起想要怎麼賣才賺得多來的純粹和有意義。」

談到現在的創意市集環境,阿咧先生指出,台灣比較糟糕的地方就是大家調性太像,精緻度還不夠,又常模仿日本的創作,最後搞的好像同班同學一樣。與日本的創意市集相較,台灣比較像幼稚園跟小學,日本則是大學程度,但也是因為台灣的美術教育不夠完善,消費水平跟經濟不景氣造成。

而另一組來創意市集擺攤的「台北不來梅」,則是有多年豐富的創意市集經驗。「台北不來梅」的米奇鰻認為,創意市集對於創意工作者來說,其實是一種手段、舞台,可以表現自己的產品,也不一定賺不到錢,以他們的銷售情況來說,因單價較低、產品多樣化,所以平均擺攤一天可賺1萬元左右。

對於創意市集近幾年的發展,米奇鰻覺得,大家都說自己是個品牌,但台灣的創意市集已經到了氾濫的程度,因進入門檻很低,只要報名就可參加,造成創意作品間重複性很高。米奇鰻說,只要你的東西很稀奇的話,北部對高單價比較能接受,漸漸打出名氣之後,其實銷售情況不致太差。

〈後記〉記者這次實地前往創意市集參觀,發現就像阿咧和米奇鰻所說的,很多商品相似度都很高,光是小熊小兔的縫布娃娃,就有幾十種不同款式,有時候一下參觀好幾攤後,還會有一種「似曾相識」的感覺!

但創意市集整體來說,氣氛相當歡樂及和諧,看到不少民眾跟創作者聊天,詢問設計的創意及創作歷程,而作者通常也會很樂意回答,而且不會強迫推銷購買,只是眨著一對尋找知音的純真眼睛,等著欣賞他們的「伯樂」到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nceindark7587 的頭像
    danceindark7587

    豆棚瓜架

    danceindark75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